国有企业反垄断第一案:上海医药子公司因垄断被罚4.62亿
2023年12月18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医药”,证券代码“601607”)发布公告显示,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简称“第一生化”)收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第一生化实施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行为,被罚没4.62亿元。
处罚决定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第一生化实施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平高价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规定,综合考虑第一生化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和消除违法行为后果的情况等因素,同时考虑第一生化对违法行为负次要责任,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1、责令第一生化停止违法行为;
2、没收第一生化违法所得人民币337,877,876.17元;
3、并处第一生化2022年销售额3%的罚款,计人民币124,198,555.94元。
固法评析
因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并未公开,故尚不清楚本案第一生化所涉具体垄断行为事实全貌。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是上海医药第一生化的独家品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主治耐氨基糖苷类、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或其他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烧伤后感染等。销售费用偏高,一直是上海医药备受市场诟病的问题。另据报道,今年7月,甘肃、山西、广西、江苏等多省发布通知,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挂网价从2303元/支调整为270元/支,单价约打一折。
对于本次第一生化反垄断罚单,上海医药表示,前述罚没款金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0.199%和8.226%,对公司当期财务报表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事件未对公司及子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事件发生后,公司已积极整改,一是高度重视,要求第一生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二是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反垄断合规制度体系;三是在公司范围内加强法规培训,进一步提升反垄断合规意识。
近年来,医药行业频现反垄断案例,今年就有多个医药公司收到巨额反垄断罚单,被卷入其中的不乏老牌药企。2023年5月,远大医药垄断甲肾上腺素原料药被罚没3.2亿元,津药药业两年3次因垄断被罚没1.02亿元,华润医药旗下的紫竹医药也因为垄断被罚1264万元。如今,上海医药也因垄断被罚。可见,医药领域一直是反垄断执法监管的重点领域。
2023年7月,由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医药领域综合监管,加强医药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因此,医药企业提升反垄断合规意识和完善反垄断合规制度体系显得日益迫切,以防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避免触碰反垄断法律红线。